芙蓉國評論:以“就業穩”助推“發展紅”
楊理軍
今年是湖南省開展“春風行動”的第20年。截至3月中旬,全省“春風行動”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736場,提供就業崗位105.81萬個,有力助推了全省一季度就業工作實現“開門穩”。數據顯示,1至2月份,全省城鎮新增就業9.94萬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觀察地方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就業穩,各類人力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發展就有好基礎、硬底氣、強動能,發展的質量和前景就好。新時代以來,我國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內外環境考驗,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始終韌性強、活力足、潛力大、長期向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黨和政府始終把城鄉居民就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提供全面優質的人力資源。2023年湖南省城鎮新增就業76.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3%,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萬億元,邁上了新臺階,這為湖南以高質量就業賦能高質量發展寫下了生動的注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就業是各類人才大顯身手、盡展其才的重要實現路徑。2024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預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無論是托穩兜牢民生底線,還是順利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都必須把就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一道“必答題”來答,努力交出一份以“就業穩”助推“發展紅”的優異答卷。
在擴容上下功夫。1月下旬起,湖南各地火熱開展2024年“春風行動”活動,持續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巾幗同創”女性專場招聘會、“夜市招聘”、“15分鐘就業圈”特色服務專區等特色招聘活動,有效滿足了群眾分眾化、精細化的就業需求。各地還把“春風行動”與“湘融湘愛”等活動結合,發揮就業服務倍增效應。通過“企業+就業幫扶車間”“聯合體+就業幫扶車間”等模式,提高了幫扶載體吸納和帶動就業能力。今年1月,省人社廳出臺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10條舉措、做實勞務協作7條措施,全力支持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截至3月初,全省九成以上重點企業已開工生產,九成以上農民工已返崗。行百里者半九十。要繼續發揮好人力資源、兩新等主管部門,以及鎮(街道)、村(社區)作用,全面摸清區域內各企業和剩余勞動力的用工、求職需求,積極牽線搭橋,助力企業與求職群眾“雙向奔赴”,促進群眾盡早就業、充分就業。
就業不僅要擴容,還需提質。推行就業服務專員制度,各職能部門選派精干人員對求職者進行就業指導,根據求職者學歷、技能、特長、性格、個人意愿等因素,對照分析企業用人需求,幫助求職者合理選擇崗位,提高應聘成功率。加強技能培訓,堅持就業導向,依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加強勞動者培訓前就業意向和培訓需求摸底、培訓中培訓工種和就業崗位對接匹配、培訓后崗位推薦和就業跟蹤幫扶,構建“培訓+就業”全鏈條服務體系,把“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源”,讓勞動者參加培訓后好就業、就好業。通過清晰的產業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村優秀人才留鄉返鄉創業,發展“基地化”“公司化”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解決鄉土人才流失問題。
他日臥龍終得雨,今朝放鶴且沖天。做好就業工作,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砥礪“闖”的精神、“創”的干勁、“干”的作風,堅持“擴容”“提質”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實現城鄉居民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
責編:扶雄芳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