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評論丨 打造綠意盎然的“生態湖南”樣板
□李發治
近日,2023年湖南省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數據發布。一年來,湖南省以“全年不松手”勁頭,協同推進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環境污染防治深入攻堅、生態系統功能科學提升、碳達峰碳中和積極穩妥推進等四大方面重點任務。數據閃亮耀眼、變化振奮人心,一個美麗湖南的生態樣板漸行漸近。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一直以來,湖南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為實現高質量生態發展貢獻著湖南力量。
聚焦污染防治,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提升高質量發展“含綠量”是湖南全省上下的一致目標。為了不斷提升能力,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湖南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攻堅戰、長江保護修復、洞庭湖總磷治理等八大標志性戰役,協同推進大氣、水、土壤、固廢等全要素生態環境品質提升,再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等交辦問題為重點,加強督查督辦,嚴格整改銷號,統籌推進各類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從源頭上整治污染問題。
提高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守牢美麗湖南建設底線,保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湖南省生態環境系統全方位施策,統籌“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生態保護修復,實施洞庭湖生態修復等一批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功能。同時還不斷完善管護制度,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加大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的力度,確保了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持續創造高品質生態環境,不斷探索均衡和諧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湖南積極探索全領域轉型,推動形成生態高質量發展格局。一方面通過運用好環境法規、標準、政策,助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調整,強化“三線一單”分區管控措施,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支持壯大湖南省綠色環保產業規模,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引導公眾實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打造出一批生態美、產業興的生態產品價值樣板。
生態環境問題是在發展中產生的,也要靠發展來解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僅是生態環境部門的責任,整個社會也責無旁貸,更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生態為民、生態利民、生態惠民,方顯執政為民的實干擔當。
責編:周曉明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紅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