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評論 | 內外貿加速融合,中國經濟更添成色亮色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曹茜茜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圍繞促進內外貿規則制度銜接融合、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等5方面提出18條措施,力求打通阻礙內外貿一體化的關鍵堵點,助力企業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順暢切換,使中國經濟更添成色亮色。
今年以來,圍繞內外貿易一體化發展,商務部等部門多次召開會議,確定工作重點與推進舉措。1月11日,北京、上海、福建(含廈門)、湖南、重慶等地被列入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名單。此后,湖南等部分地區分別推出本土版本的實施方案。此次國家層面印發《若干措施》,強調要加快調整完善國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這將進一步理順資金、標準、渠道、監管等問題,加速破除內外貿企業經營的割裂局面。
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核心是互聯互通、協調融合,其關鍵是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看國內,通過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消費者在國內市場就能買到與國際市場同樣品質的產品,這將大大提升國內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看國外,促進有競爭力的內貿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分工合作,有利于將內部優勢轉化為外部機遇,在內外聯動中夯實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動力。讓中國制造、服務、貿易規則內外標準趨于一致,既有利于中國制造和服務“走出去”,也有利于國外商品和服務“引進來”。
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指向,是充分利用兩個市場來夯實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動力。客觀而言,由于我國外貿長期“兩頭在外”“大進大出”,一定程度上造成“無效與低端供給過多、有效與中高端供給較少”等問題。在當下市場收縮、行業“內卷”的背景下,內貿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推動自身轉型升級,是提升抗風險能力的重要舉措。比如在加快重點領域內外貿融合發展方面,《若干措施》就提出“支持供應鏈核心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兩條腿走路”中,企業的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也有利于進一步鞏固經濟復蘇的根基,為明年及未來經濟穩健增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從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以政策之力促進產業相融、市場相通、創新相促、規則相聯的良性循環,在內外貿的加速融合中,中國經濟將更顯成色與亮色。
責編:康玉潔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