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評論丨尋求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最優解”
11月8日,沈曉明主持召開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專題座談會。
□吳剛華
10月8日下午,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召開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專題座談會,了解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情況,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加快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更好助力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是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的過程,它是實現科技創新價值的關鍵環節。通過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可以將科學的價值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提供幫助。然而,在轉換過程中,需要經過多個環節、很多因素,如包括實驗室研究、市場推廣和科研人員、企業管理者、投資者、政府機構等等,各方需要在整個過程中密切合作,才能共同推動科技成果實現有效的轉化。
從科技成果“產源地”挖掘,我們需要加強對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和投入,以確保高校等科研機構有充實的資源和平臺安心進行科學研究。政府部門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高校和企業攜手合作,共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還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當然,科技成果轉化不是簡單的技術轉移,在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還需注重科技創新的質量和效益。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時要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和分析,確保科技成果符合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應加強對科技創新的質量控制和評估,提高科技成果的實用性和競爭力,讓產出的科技成果無縫對接地進入市場,實現價值和意義的最大化。
謀事在人,干事創業關鍵還得看人的關鍵變量。科技成果轉化歸根結底還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隊伍來支撐,如科研人員、技術轉移人員、企業管理者等。應從湖南的實際發展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科技創新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大眾的支持。社會上應為科技創新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來支撐,包括鼓勵創新、包容失敗、開放合作等價值觀念。應加強科技創新的宣傳教育,樹立科技創新典型模范,弘揚科技創新先進文化精神,讓科技創新成為人人向往的社會新風尚,還應通過各種渠道來宣傳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價值,引導人們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只有這樣科技創新才能茁壯成長,“三高四新”的美好藍圖才能在科技的助力下,落地落實、落好落細。
責編:楊雅婷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紅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