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評論丨當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員”
□段官敬
近日,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見實效。民營經濟發展局的成立,充分彰顯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決心,必定會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點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新引擎。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民營經濟發展局是服務于民營企業家、民營企業的“勤務兵”和“跑腿員”,更是支持和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與“服務員”。尤其,在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較為嚴峻時期,加上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疊加,民營經濟發展局順勢而立、因時而成,更好發揮政府調控“有形之手”作用,充實民營經濟發展的力量保障,為民營經濟迎來發展春天和邁步綠色通道保駕護航,為民營經濟發展提振信心和增強預期,有利于激發全社會支持和關注民營經濟發展的熱情動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民營經濟發展局成立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履職盡責、拿出實招、務實對策,推動民營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才是目標。做好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畫好民營經濟綜合運行“心電圖”,推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大禮包”,搭建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大舞臺”,真心實意、用力用情解決民營經濟發展“窩心事”,一以貫之、持續用勁、常行不怠,方能真正當好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排頭兵”。
眾力之所舉,無不勝也。民營經濟工作牽涉面廣,是一項系統性、戰略性工程。民營經濟發展局牽頭負責服務于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并不等同于靠民營經濟發展局單打獨斗。需相關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加強緊密配合、強化協同發力,凝聚起齊抓共管、團結共建、貫通共育的工作合力,切實營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打牢民營經濟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保障基礎。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從多部門聯合出臺“28條措施”,到規范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處置,再到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等等,一項項支持民營經濟乘風破浪、穩步前行的“重磅政策”,正是聚焦民營經濟人才缺乏、制度藩籬、創新不足等問題痛點,精準把脈、精確施藥打出的一套組合拳。從這點來看,民營經濟發展局當恪盡職守、強化擔當,以百分之分的精氣神當好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服務員”,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民營力量”。
責編:楊雅婷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