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工團: 新創大型梅山儺戲受邀參加第九屆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
新冷水江6月29日訊(曹丹 段姝)連日來,市文工團新創大型梅山儺戲《六娘過渡》聯排正如火如荼進行,為參加第九屆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做充分準備,這也是冷水江市大型劇目首次登上國際舞臺。
在市文工團三樓排練室內,演員們正緊鑼密鼓地排練著,爭吵、嘶喊、大笑、狂怒……演員們流露的情緒如潮水般起伏跌宕,回蕩在劇場的每一個角落。排練現場,演員們雖然沒有穿戲服,排練室狹小的空間也無法呈現燈光舞美、音效置景方面的最佳效果,但演員們仍然全情投入,生動演繹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演員王梵梵說道:“我們這一臺戲從去年開始編排,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打磨,雖然我們很辛苦,但是我們也很高興,如果說能夠參加‘中國一東盟戲劇周’優秀劇目的展演,能夠很好地把我們冷水江的地域傳統文化,展現給全世界的觀眾,通過一個國際性的舞臺,能夠讓別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們這個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梅山儺戲,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
“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是由南寧市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一項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活動,自2013年起已連續舉辦8屆,成為中國面向東盟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藝術盛典,預計將在今年9月舉辦第九屆。冷水江市文工團聯手省市專家全力創編、打磨、提升、申報的新儺戲《六娘過渡》,將代表湖南省參加此次南寧國際戲劇周。
湖南省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導演何維說道:“我們這個梅山儺戲,它的文化極少地在國際舞臺呈現,我們這次一申報,編劇(就覺得)耳目一新,再一個,它的動作風格和其它的儺戲風格不一樣,我們的儺戲是非常野的,就是說它的鄉土氣息特別重,所以它的舞姿也好,它的形態也好,跟一般的儺戲不一樣。”
新儺戲《六娘過渡》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梅山儺戲”中傳統儺堂戲《扎六娘》為創作原型,在原有的樸實愛情與戲謔調笑等原生態內容上進行了重新編排與拓展,提升為一個表現古代女性謀求平等權力、追求婚戀自由的故事。為突出該劇的喜劇性、完整性與創作的現代性表達,呈現出一場精彩紛呈、主題突出、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主創團隊歷時三個月,經過實地采風、素材收集和專家座談,精心梳理本土特色文化,從中汲取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并在確定劇本后開始排練。
湖南省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導演何維說道:“我們是去年開始的,去年開始設計,進行這個劇本的采風,然后去年排了一個不是很成熟,我們自我反省,然后擱置了一下,今年是第一稿的修改,我們還會進行第三稿、第四稿的修改,一直到我們去參加“南寧國際戲劇周”的這個演出。”
下午5點10分,伴隨著最后一幕“六娘抉擇”的樂曲聲,時長100分鐘的聯排落下帷幕。經過數月的沉淀積累,令人熱血沸騰、充滿激情的復排,帶領著全體演職人員漸入佳境,每一位演員的情景感、角色感、人物感都把握得更加精準,該劇幕與幕的連接等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市文旅廣體局局長蔣永平說道:“新編儺戲《六娘過渡》既是對梅山儺戲文化的一種活體傳承,也是冷水江市文化軟實力提升的一個具體體現,此劇將作為湖南省唯一戲劇參加“中國東盟戲劇周”演出,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國非遺——梅山儺戲的獨特魅力,希望劇組精心排練 全力以赴把它打造成冷水江對外的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責編:康玉潔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