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夜夜骑,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www.99精品

首頁 時事聚焦 [省內]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湘西:幸福日子如蜜甜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湘西:幸福日子如蜜甜

2022-06-14 18:29:22 紅網

編者按:從湘西大山深處到長沙工廠一線,從岳麓書院到馬欄山,從沙洲村到洞庭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到湖南考察調研,他深入三湘大地的基層一線,察民情,聽民意,為湖南的發展確定新坐標,錨定新方向,賦予新使命。6月13日起,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系列報道,讓我們循著總書記的足跡,感受湖南山水間的蝶變。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劉志雄 汪衡 王嫣 湘西報道

6月,幾場大雨澆灌后,湖南湘西州鳳凰縣菖浦塘村的橘子和柚子結束今年的傳粉,開始集中養分孕育果實,滿山遍野的獼猴桃,花期也到了尾聲。鄉親們在忙碌中開始盼著秋天的豐收。

在期待中,將日歷翻回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在菖蒲塘村察看果樹林,在矮寨特大懸索橋視察,在花垣縣十八洞村話脫貧,帶來深秋的問候。

“精準扶貧”風起十八洞,中國脫貧攻堅創造了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9年后,山鄉已然巨變。近日,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來到湘西州,看湘西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上,又有了哪些景象。

菖蒲塘村青山中的果園,是村民們奔向幸福的底氣。

菖蒲塘村:果鄉日子越過越甜

菖蒲塘村是一個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菖蒲塘村是一個典型的干旱村和貧困村,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菖蒲塘村率先在鳳凰縣發展水果產業,滿山遍野的水果樹,讓村民過上了甜蜜日子。

但此前因為基礎設施落后,產業不成規模,菖蒲塘村的水果利潤空間很小。老黨員王安全一心要打破發展瓶頸,壯大產業基礎,但是很多事讓他力不從心。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菖蒲塘村,察看成片的柚子林和橘子林,了解村里圍繞扶貧開發發展特色產業的情況。在這次調研指導中,習近平總書記說,要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總書記的囑托,為菖蒲塘指明了致富路。村民們意識到了科技對于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他們通過實踐創新,總結掌握了一套實用的水果種植、管護、嫁接栽培技術。湖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的專家也定期為村民進行培訓。這幾年,菖蒲塘村在原有水果品種的基礎上,不斷淘汰老品種、引進并摸索嫁接新品種。

菖浦塘村的紅心獼猴桃深受市場歡迎。

就以村民王邦喜來說,三十多年來,他家屋后坡地上的那片老果園里,從老蜜桔到紅心柚,品種換了七次。

“當時總書記看到我們樹上長了很多柚子,就主動幫忙摘了兩個柚子。后面我們要送柚子給總書記,總書記笑著伸出一手指說‘就拿一個’。” 那天的事,王邦喜至今還記得很清楚。

那時菖蒲塘村果園種的是普通蜜柚。王邦喜說道,“要是現在總書記再來,就能嘗嘗菖蒲塘新種的紅心蜜柚、橙柚,更甜、更水潤,好剝皮。”

目前,菖蒲塘村共發展水果產業8000畝,90%的果農收入達3萬元以上。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菖浦塘村的產業鏈逐步延展。

2015年,菖蒲塘村的大學生向黎黎建立起“鳳凰古城紅心獼猴桃基地”網站,利用鳳凰古城的名氣,提升菖蒲塘村獼猴桃水果知名度,開始在網絡上銷售自家獼猴桃,并漸漸擴展到收購村里獼猴桃到網上賣。她的成功,帶動村里其他年輕人向電商進軍。目前,菖蒲塘村從事電商的人數超過50人,年創收入達300多萬元。

為了延伸產業鏈,菖蒲塘又琢磨起加工生產獼猴桃果脯、蜂蜜柚子膏等產品。“熬制蜂蜜柚子膏的原料是柚子皮,以往果農都是直接丟掉,現在卻能變成錢。” 菖蒲塘村黨委書記周祖輝說。

隨著水果一起發展的,還有菖蒲塘的旅游業。2021年,菖蒲塘村的飛水谷景區接待游客30萬人,實現農副產品銷售收入200多萬元。伴隨著人流的增加,果鄉的日子越來越甜,菖蒲塘的故事也更加響亮。周祖輝介紹,未來,菖蒲塘將建設集研學、觀光、采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城郊農旅新型綜合體,著力打造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點。

遠遠望去,矮寨大橋如一道彩虹,拔地通天,在崇山峻嶺之間牽起一方勝境。

矮寨大橋:深山里的中國圓月亮

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饒有興致地沿著矮寨大橋觀光通道邊走邊看,在聽說這座凌空飛架于大峽谷之上的大橋創下4個“世界第一”時,他盛贊為“中國的圓月亮”。

如今矮寨大橋已通車10年,四周險峻高聳的青山依舊,一條條鄉村公路蜿蜒盤旋在山間,連接著深山各個村寨。從矮寨大橋向下看,“家庭”“幸福”這兩個苗族村寨靜臥在懸崖兩側,雖然隔峽而望,但是多年來兩村村民只能沿著懸崖上下才能達到的情況已不復存在。一座矮寨大橋化天塹為通途,讓“家庭”和“幸福”緊密相連,喚醒了古老苗寨的活力,向世人展示著它的文化魅力。

矮寨大橋建成通車后,幸福村積極發展旅游產業,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到了家鄉,家門口就業創業成為了村里的一股“新風潮”。

龍連智(穿深藍苗服)在為游客介紹矮寨大橋和天橋仙居。

龍連智就是返鄉就業隊伍中的幸福代表。從2013年回到幸福村應聘進入景區工作,經過9年的拼搏努力,去年,她升為了天橋仙居客房部主管,年收入比在浙江務工時翻了2倍。如今,龍連智把這些年的工作經驗傳授給了新員工,和同事們一起,為服務好每一位來景區的游客共同努力著。她說,能在工作崗位上,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看到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自己發自心底地感到高興和自豪。

下班路上,龍連智搭著同事的摩托車,看著眼前熟悉卻變化巨大的村莊,感慨萬千。“以前我剛嫁到幸福村時,村里的路還是黃土路,一下雨,路上全是泥。周邊的房屋大多是木房子,如今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小樓。每到傍晚,路兩旁的太陽能路燈都亮了起來,回家的路越來越好走了。”

2021年,矮寨大橋的懸崖絕壁中“長”出一個T字形水晶盒,游客可坐于內,聽峽谷清風徐徐成歌,賞苗寨村莊日升日落。“這兒四季風景各異,希望總書記再來喝杯茶,賞賞景。”矮寨奇觀旅游區導游楊麗麗充滿希冀。這年,矮寨景區與德夯大峽谷景區、十八洞村“打包升級”,成為5A級景區。

航拍十八洞村一角。

十八洞村:農旅融合帶來振興的甜蜜

從矮寨大橋坐18路旅游公交專線,半個小時便能到十八洞村。

在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來之前,這個位于深山里的湘西苗寨,是湖南最貧困的村落之一。

如今,一切都發生了改變。近年來,十八洞村集中精力發展產業,獼猴桃、礦泉水廠、旅游等產業有力地充實村集體經濟,同時為帶領村民們發家致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22年2月9日,十八洞村舉行獼猴桃收益金發放儀式,第一階段分紅資金預計達到52萬元,共有220多戶村民參與分紅。在收益金發放現場,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大家憑社員股金證領取收益金,有的村民領到了8000多元。

花垣縣駐十八洞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田曉表示,十八洞村將繼續發展特色產業,把苗繡、山泉水和獼猴桃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開發好溶洞,建設好田園綜合體項目,豐富旅游業態;進一步對景區從業人員加大培訓,提升人員素質,進而提升旅游服務品質,十八洞村將以嶄新的面貌展現給大家。

來自西藏的客人在十八洞村合影。

今年6月,一群來自西藏的客人走進了十八洞村,他們在精準扶貧廣場重溫入黨誓詞,參觀展覽館,上黨課,然后住村民的民宿,吃十八洞的飯菜……端午過后,十八洞村的客人又多了起來。花垣縣雙龍鎮副鎮長、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施金通介紹,5月起開始村里提供黨建培訓學習,已經接待了十幾批學員。

“過去游客來十八洞村旅游,可能只是參觀兩個小時便返程了,隨著旅游業態豐富,我們也在逐步提高村里的接待能力。” 十八洞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施進蘭說,“我們的民宿還在修建,今后游客來十八洞能有更好的住宿、餐飲體驗,還可以和我們本地人一起參與竹編、苗繡工藝品的制作。”

十八洞村的年輕人施康和伴侶石慧在為村里特產直播帶貨。

不僅是遠方的客人來游玩,十八洞村的產品也在銷往全國各地。施康、施林嬌等人便在嘗試通過短視頻平臺讓十八洞村的農產品銷往更遠的地方。 

2021年,施康擔任了十八洞村團支部書記,牽頭成立了十八洞村新青年電商工作室,利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拍攝十八洞村的劇情小故事,推介村里的土特產和鄉村風景。施林嬌畢業之后返鄉創業,成為十八洞村農村產品直播帶貨的網絡主播,因臘肉賣得太火,村里如今連夏天都在熏制臘肉。

6月,正是蜜蜂忙碌時。一撥撥蜜蜂掛著花蜜回到蜂箱,一群群有志之人滿懷激情建設家鄉。從貧困落后到產業興旺、生活富足,從封閉到開放,無論是在十八洞村,還是在果鄉昌蒲塘村……這里的人們,猶如勤勞的蜜蜂,標記新坐標,矢志不渝地奮斗著,幸福生活如蜜一樣甜。

責編:楊雅婷

來源:紅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