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一)渣渡鎮滴水村:新井通水 破解山區群眾“用水難”
新冷水江7月7日訊(曹富蓉 實習記者 陳詩雨)渣渡鎮滴水村三組因地勢較高,村民長期面臨用水難題。今年5月,該村“兩委”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啟動安全飲水工程。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7月4日,新建水井正式通水,村民們終于告別了“用水難”的歷史。
實習記者陳詩雨說:“觀眾朋友們,我現在的位置是渣渡鎮滴水村三組,在我身后,就是村里剛剛建成并正式通水的新水井。過去,這里的村民長期依賴山泉水和蓄水池,而今天,隨著清澈的井水涌出,村民們終于告別了‘用水難’的歷史。”
滴水村三組地處山區,水源匱乏問題長期困擾著村民。去年8月,在接到村民反映后,村黨支部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從滴水水庫鋪設2000米管道引水,暫時緩解了生活用水困難。但由于水庫水未經處理,只能用于洗滌等用途,飲水安全問題仍未徹底解決。村黨支部迅速向鎮政府專題匯報,并組織黨員干部逐戶走訪調研。在專業打井隊伍的實地勘察下,最終確定了鉆井方案。在市農業農村局專項資金和村民自籌資金的支持下,工程于6月30日順利完工。經過連日調試,7月4日,新水井成功試通水。
渣渡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段曼娜說:“農村飲水安全是鄉村振興的民生工程,鎮黨委政府成立工作專班,確保滴水村用水問題得到高效解決。”
這口深達230米的新水井,不僅解決了村民的生活難題,也滋潤了群眾的心田。從申報到通水,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滴水村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基層黨組織的擔當作為。
滴水村黨支部書記李平義說:“群眾有需求,我們就要有行動。這次打井工程從申報到通水,只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體現了村‘兩委’為民辦實事的決心。下一步,我們還將完善取水設施,確保長期穩定供水。”
一滴水,映照民生;一口井,連通民心。滴水村的新水井,不僅流出了清澈的井水,更體現出黨和政府對群眾的深切關懷。在這里,為民辦實事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與成效。
滴水村三組村民李小生說:“現在井水通了,再也不用為水發愁了,真的感謝黨和政府。”
責編:楊雅婷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曹富蓉 實習記者 陳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