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逐夢藍天搶進新賽道|湖南日報頭版頭條
融入全省通用機場骨架網絡,加速推進通航產業建設——
婁底逐夢藍天搶進新賽道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俊 曾玉璽 通訊員 戴喻意
從空中俯瞰漣源湄江風景區是怎樣的體驗?
“十里畫壁、奇山秀水,盡收眼底。”6月15日,在位于漣源市的橋頭河機場,婁底本土培養的首名女飛行員楊娜,剛拿到運動類飛行駕駛執照,便迫不及待飛向藍天。同機體驗的游客張凌坤,用手機記錄下首次“藍天之旅”,“沒想到,婁底低空飛行已成為尋常事!”
湖南為全國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省份,婁底橋頭河機場正是此次改革試點中,全省首個落地的A類通用機場。
從陸地通達到打開空中門戶,從后發搶先到逐夢藍天。“四線城市”婁底,立足將橋頭河機場打造為“湖南最好、中部領先”的A類通用機場,融入全省“1+13”通用機場骨架網絡,加速搶進低空經濟新賽道。
補全立體交通“最后一塊拼圖”
2023年10月28日,一架塞斯納208飛機從跑道升空,繞場飛行兩周后平穩降落。短短15個月施工,橋頭河機場完成建設并試飛成功,婁底開啟“航空時代”。
今年1月10日,橋頭河機場取得機場使用許可證,實現“建成即運營”。繼株洲蘆淞機場、衡陽大浦機場、長沙開慧機場后,我省通用機場再添新軍。
據湖南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橋頭河機場定位為全省次中心機場,承擔全省通航應急救援、運輸中轉等服務。以婁底為中心,打造輻射13個市州低空目視飛行通道。
向云端,既是婁底補齊立體交通網絡的“最后一塊拼圖”,更是錨定低空經濟黃金賽道的戰略定位。
婁底水路、高速、高鐵通達四方,為環長株潭城市群1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滬昆、湘黔等鐵路呈“米”字串聯,長芷、華常、長韶婁等高速呈“井”字排列,正在推進的“漣水復航”項目著力打通湘中水運壁壘,構建起多式聯運體系。
以橋頭河機場為“圓心”,150公里范圍能覆蓋全省大部分市縣,周邊70公里范圍內無其他機場,可自由利用空域資源豐富。從這里出發,能實現全省通用航空聯網運行最低成本。
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婁底積極申報城市空中交通試點,在空中交通上加速融入中部發展。規劃布局“1+4+N”通用航空發展模式,以橋頭河機場為基礎,其他4個縣市區分別建設通用機場或固定翼飛機臨時起降點,設立“N”個直升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臨時起降點,構建低空旅游觀光網絡、應急救援網絡、無人機物流運輸網絡等全域發展格局。
考飛行駕照、低空旅游將成為“家常便飯”
“塔臺塔臺,白鷺12E,已做好準備,請示開車!”“白鷺12E可以開車,應答機1201。”6月13日,橋頭河機場塔臺內,空中交通管制員何子健向轄區飛機發出指令。類似的交通管制指令,他每天要發出400余條。
“飛行任務拉滿,每天僅駐場飛機就有8架飛行。”何子健告訴記者,“很難想象我們還是‘未滿周歲’的新機場。”截至6月12日,橋頭河機場已安全運行154天,飛行天數140天,累計安全飛行時長725.5小時,起降5085架次,在全省同類機場中位列首位。
良好的空域環境和區位優勢,橋頭河機場備受青睞。白鷺通航、蔚藍航校等企業與機場簽訂駐場保障協議,開展飛行培訓、飛行體驗、航空研學等業務;省應急廳將橋頭河機場作為全省區域性常態化駐防保障基地。
在停機坪,一批由春秋航空、南方航空定向委培的學員,正接受蔚藍航校教員盧進波的現場教學。盧進波告訴記者,相較同類機場,這里交通條件優越、基礎設施領先、飛行保障得力,周邊還有橋頭河蔬菜小鎮、博盛生態園等旅游景點,為航校培訓提供了加分項。進駐不到2個月,蔚藍航校在訓民航學員已有20余名。
螺旋槳轟鳴聲起,青島直升機航空有限公司一架MI-171直升機平穩起飛,完成火情偵查、行進散水、懸停散水等日常應急救援訓練。機長王抗戰擁有20多年飛行經驗,在他看來,婁底位于湖南省幾何中心,是布局航空應急救援基地的極佳地點。
圍繞機場功能,婁底著力打造全域低空開放示范機場、社會公益服務樞紐機場、航空培訓拓展骨干機場、通航業態創新重點機場、短途運輸網絡節點機場、智能航空試飛基地機場,破題低空經濟。
婁底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易新年介紹,運營半年,機場已成功孵化飛行體驗、應急救援、駕照培訓等多項“低空+”場景。
“一直想坐飛機,沒想到在家門口實現了愿望。”橋頭河鎮八旬老人羅華光,在外孫女的鼓勵下“趕了一回時髦”,體驗空中俯瞰婁底城區。
讓小眾“飛行”成為大眾消費。婁底培育的本土首家民營通航公司白鷺通航,相繼開通“機場—湄江”“機場—城區”等首批飛行體驗線路,加速推進大熊山、水府廟等低空觀光線路。公司董事長黃旭說:“未來,考飛行駕照、低空旅游如同家常便飯。”
“通航+產業”,集聚低空經濟新業態
6月14日,記者走進婁底高新區湖南精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北斗+無人機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全省范圍內實時作業無人機的位置、工作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
企業負責人龍永堅介紹:“將北斗、5G通訊、AI智能與無人機相融合,低空經濟有了更多應用場景。”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積極融入數智化、“低空+”浪潮,轉型“北斗+無人機全生態鏈”智聯網建設,去年實現產值9200余萬元。
在婁底經開區湖南省卓爾軸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一件件精加工軸瓦快速下線。“這款納米聚合物深層軸瓦,加工精密度公差控制在3微米,適用于無人機。”董事長吳進興介紹,這款產品深受市場青睞,已收到多家無人機生產企業訂單。
依托湖南省打造航空動力世界級產業集群、婁底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列入國家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契機,婁底積極推進通航產業建設。科學規劃編制通航小鎮,以“通航+產業”模式,全方位布局通航運營服務、整機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倉儲、智慧農業生產等業態。
同時,多元化推進低空經濟“人才鏈”建設。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增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建設無人機產業學院,瞄準無人機駕駛、裝配與調試等方向,為智能航空試飛儲備人才;婁底市環宇中等職業學校對接低空人才需求,新增機場地勤、機務維修等培養方向……
聚焦低空經濟,無人機鄉村物流配送、航空科普研學基地、大型無人機研發與試驗試飛、北斗+無人機產業運營基地等一批通航產業項目,正在婁底快速落地和推進。
原載《湖南日報》2024年6月17日01版
責編:楊雅婷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